首页  |  走进森若  |  新闻中心  |  发展战略  |  成功案例  |  产业领域  |  企业文化  |  社会责任  |  联系我们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
  新闻中心
 
 企业要闻 
 媒体看森若 
 图片新闻 
 基层动态 
 行业资讯 
 信息公开 
  行业资讯  

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居全球之首 但仍高度依赖进口

发布日期:2018-11-23 08:22:27 属于:行业资讯 点击:

  近年来,我国锂资源与电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,目前国际主流企业主要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,其中中国2017年两种电池装机占比合计达到93.3%,锂资源在动力电池行业可谓炙手可热。但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不断发展,我国锂资源的开采已难以满足其需求。未来锂电池产业要如何真正达到“可持续发展”的目标?

  锂资源利用率偏低

  我国锂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、西藏、四川等地区,占全国总量的85%左右。其中青海现在已经探明的氯化锂储量为1982万吨,西藏为1740余万吨。

  “从锂资源的总量来看我们是全球最大的,但大而不强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郑绵平指出,并且,我国锂原料对外依赖度高,目前的使用量主要依赖于进口锂辉石及盐湖卤水。

  据了解,目前全球的锂资源主要以盐湖和硬岩的形式存在,其中盐湖主要集中在“锂三角”(智利、阿根廷和玻利维亚)地区,其特点是季节变化较大、成本较低,对环境较友好。硬岩则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,特点是需要经过爆炸、磨碎,成本较高。

  “2017年锂资源全球产量为23万吨,其中我国的使用量为12.5万吨,占全球总量的52%。但是我们的锂原料并不是自产的,而是依赖进口。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难题。”郑绵平说。

  虽然我国的锂资源种类繁多,总量很大,且近年来技术发展较快,开采锂资源的成本已有所下降,但由于开采不当、开发程度低等问题仍然存在,与南美地区相比,我国生产成本并无优势,价格偏高。

  对此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向记者表示:“资源虽然丰富,但禀赋不佳,利用率相对较低,对外依存度较高。从长期来看,锂电池产业存在着资源安全的风险。”

  可持续发展是方向

  “锂原料的提炼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升级,企业应在技术创新方面‘下力气’才能实现锂原料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。”郑绵平说。

  基于现状,郑绵平提出了四点建议:一是进一步提升吸附和隔膜技术;二是将沉淀法、离子交换吸附法等多个方法联合使用;三是提高回收率;四是综合利用资源。“采取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的办法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比如内地的江汉一带,如果采取利用地热的方法,就有可能把成本降下来。”

  除了企业自身要加强技术,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锂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推力。“若国家制定锂电池产业相关的中长期规划,将锂资源作为战略资源,加强资源的勘察、评价、开采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,加强市场监管,引导价格理性回归,鼓励企业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,降低资源的风险性,那么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。”陈清泰认为。

  “当前我们正在面临锂产业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,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机遇,加强创新,在锂产业补足我们的短板,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实现国家绿色能源战略目标。”郑绵平表示,现阶段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还要靠锂资源,促使锂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。

上一篇:光伏市场“血拼”仍未了!
下一篇:数据创造智能电网更多价值

 

版权所有:北京森若新能源科技公司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21号嘉里大通中心  邮编:100000
电话:156-6677-7861
邮箱:bjsrxn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