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上海八成公交车是新能源车辆,已建立体安全防护体系
发布日期:2021-07-02 09:07:53
属于:行业资讯
点击:次
新能源公交车在充电、营运途中,如何确保安全?6月30日,上海久事集团在漕宝路停车场举行2021年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,记者从演练现场获悉,围绕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稳定性,久事公交集团建立了从日常检查、监测到应急处置的立体防护体系,新能源运营车辆近6年没有发生涉火事故。
近年来,上海新能源公交车迅猛发展。目前久事公交集团拥有新能源车达到5600多辆,占到营运车辆近八成。“新能源车一旦发生涉火事故,由于电池电路短路引发的高温会持续较长时间,处理难度远大于一般的车辆。”久事公交集团相关负责告诉记者,为了确保车辆的运营安全,公司建立了严密的人防、技防措施和预案。
据介绍,在久事公交集团,对于新能源车的的电池等重点部位,做到三天一检,绝不允许任何车辆“带病”运营。同时,在位于上海巴士客修公司的久事集团智慧机务保障中心,“智慧大脑”24小时监测着新能源车的状态。目前久事公交的新能源车基本都安装了车载终端,车辆的实时监测数据源源不断发送到中心,一旦“智慧大脑”监测到包括电池高温故障等14种三级报警,车辆必须靠边停驶,疏散乘客,保障万无一失。“按国家标准,报警分为三级,即一级、二级、三级报警。三级报警属于严重故障,可能导致车辆火灾、触电、失控等,必须立即响应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同样,正确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和预案,也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一环。当天进行了新能源车充电时火情处置、线路营运中火情处置两个科目演练。演练现场,当一辆新能源公交车在充电时冒起浓浓烟雾,值班长通过监控观察到异常后,立即向综合值班室进行汇报,并马上启动应急预案。随后,充电工赶赴现场完成充电枪拔枪、断电和灭火毯覆盖,场务司机将周边车辆撤离出危险区域,义务消防队利用消防栓、水带、水枪等装备展开喷晒灭火。完成灭火后,车间技修工立即对车辆进行绝缘检测,并展开车辆抢修。整个演练过程环环相扣、忙而不乱。
“预案完善至关重要,平时要积极演练,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、操作性和科学性。”久事集团工会主席孙江表示,要建立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安全发展观,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,消除各类安全隐患,防止各类事故发生,为上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。 |
![]() |
版权所有:北京森若新能源科技公司
|